查字典初中网logo

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之《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今天和大家分享这本书——《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知乎大神、心理学博士采铜对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成功七个方面了恰当进行解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真切感受到了它带给思维的冲击力,有一些东西甚至是前所未有的。笔记中有一些东西是我觉得可以重复理解的,只断章取义难免有失偏颇,有时间的朋友可以读一读。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轻重缓急,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阴未曾虚...
    2017-05-15 11:47:39
  • 《乖,摸摸头》读书笔记

    从《浪矢杂货铺》开始,每读一本书,都强迫自己写一篇读书笔记,就像牛儿反刍一般,把读过的内容细细地咀嚼一番,以期吃下去的东西能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赶明儿能产出牛奶或力气来。这周读的是大冰的作品《乖,摸摸头》。作者大冰的每个故事都很长,时间跨度也长。有的跨越十几年,有一起成长的妹妹,肝胆相照的挚友,一些个普通朋友,或者是行走路上遇到的一些人。他把自己的行走渗透入这些故事中,自己的故事和朋友们的故事融为...
    2017-05-15 11:47:31
  • 《异类》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机遇第1章,马太效应。“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新约·马太福音》1,传统一般认为,某个人成功是因为他自身某些方面的个人特质优异。作者不这么认为。2,观察国家冰球队成员的出生日期,发现年龄优势,比如1月为界做为分组标准则1月份出生的球员多,7月为界则8月份出生的球员多{一个1月1日出生的选手,是在跟许多年纪比他小的队友争夺晋级权——在青春期到...
    2017-05-15 11:46:42
  •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读书笔记

    这本书里,你会看到很多疯子与天才或许只有一步之遥。读完之后,我觉得正常人与疯子之间的距离似乎更近!其实所谓正常人不过是一个群体下的概念,在疯子的世界或许正常人才是疯子。这真的是一本很神奇的书。尽管在阅读之前,我又一次犯了先入为主的毛病,因为这个书名“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在我看来很庸俗,就是那种哗众取宠味道浓厚的感觉。而当我打开书,看完第一页自序,却发现作者似乎是个有趣的人。读下来,发现跟他有很多共...
    2017-05-15 11:46:35
  • 《寻归荒野》读书笔记

    这本书是经清橒介绍才开始了解的,起初并未觉得有多吸引人:一来初次接触自然文学,了解甚少,书中列举的作品无一读过,即使是听闻许久的,梭罗的《瓦尔登湖》也并未涉读,阅读中缺乏共鸣与认可。二来此书并不是自然文学,也非社科类,而更接近论文性质。事实上这是以程虹女士在布朗大学做访问学者选修美国自然文学的博士论文为基础而出版的书籍,唯有细心通读完书中所列举的作品才能更深层次地理解作者。(这意味着我又挖了个坑·...
    2017-05-15 11:46:31
  • 付守勇著作《工匠精神》读书笔记

    原本,是带着任务来阅读付守勇先生《工匠精神》一书,然而,当我真正翻开这本书,自己的思想却完全畅游在工匠的世界,工匠精神,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信仰,它更是一种平凡的体现,一种伟大的升华。从2016年3月28日第一次踏上“锦江之宇”的甲板,到今天,整整两个月的时间。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一种从学生到员工的转换,从陆地到大海的转换。我曾不止一次的怀疑过当初大学志愿选择航海是不是一个错误,怀疑毕...
    2017-05-15 11:46:27
  • 海明威著作《老人与海》读书笔记

    《老人与海》(TheOldManandtheSea)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下面是几篇老人与海读书笔记:老人与海读书笔记:今年暑假,我读了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我十分佩服小说中老渔夫的意志,他让我懂得了一个人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获得成...
    2017-05-15 11:46:09
  • 龙应台散文《目送》读书笔记

    很早以前看过《目送》这一篇,多年后龙应台合着其他散文集结成书,拿到手上的是沉甸甸的亲情。一本《目送》而不是一篇:最朴实的文字,却能道出最灵动的氛围,让你开始变得焦灼,开始变得不安,因为你好像在追逐的路上忘了把亲情带上,它拖着你的尾巴,很费力,可是你很久之后才问它你累不累。读过之后,我开始反思我的这条尾巴是不是应该更温柔一点,更容易被握住一点。《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
    2017-05-15 11:45:55
  •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密经》读书笔记

    从经题看,文殊师利是论主,故讲师是文殊菩萨,由导师释尊印证为善说。本经在大藏经中判为般若部之文殊般若,故是中观经典,但是中观究竟义还是需要入唯识见。佛法核心,或者说真谛,是如来藏思想,不是中观一块、唯识一块、显乘一块密乘一块,佛法是一实相印。比如文中佛问文殊:“汝何所依,作如是說”,文殊则答:“我无所依作如是说”,佛又问“汝若無依,為何所說”,文殊则答:“如是,世尊!我無所說。何以故?一切諸法無名...
    2017-05-15 11:45:46
  • 《柳如是别传》读书笔记之陈寅恪的“痴”

    在《红楼梦》的第一回,曹雪芹有几句自我评价:“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看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也大有此体会。陈寅恪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国学宗师,窃以为,与他身上那点,不,是浑身上下散发的那点“痴性”分不开。游学欧美数国数年,不曾到手任何学位,更不用说拿到什么学术头衔,但带回来一肚子的真才实学,满脑子的真知灼见,读书不为名利,此为一痴也;毕生教书写作,矢志不渝,既不在乎被人...
    2017-05-15 11:45:42
  • 读书笔记之慈禧之垂帘听政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要知人论世,了解他的为人,了解他所处的时代,了解他比前人多做了什么,而做的这些事对社会的发展是不是有利,对历史前进是不是有利,这是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很重要的标准。1835年11月29日,慈禧出生(叶赫那拉氏)1856年,慈禧生皇子,封懿妃,慈禧入宫以来,内有太平军,外有侵略军1858年,咸丰逃至热河行宫1861年7月,咸丰去世。立皇长子载淳为太子。在位11年,内忧外患。咸丰十一年,“...
    2017-05-15 11:45:38
  • 读书笔记之《人间失格》

    ‘肯定会被女人迷恋上’与‘肯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画家’这是主人公叶藏的同学竹一给他的两种预言。大户人家出身的叶藏放到如今就是女人都爱的高富帅,然而他却总是对周遭的人事感到不安与恐惧,对人的感情的复杂感到焦虑,最终他走向了一条原本不属于他的道路。让我想起了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小时候为了逗父亲开心,喜欢做鬼脸,因为她发现只要她做鬼脸,她的父亲就会笑出来,长大之后,她时常在各种不合时宜的场合做鬼...
    2017-05-15 11:45:28
  • 《目送》读书笔记——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目送》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譬如国也许不可爱,但是土地和人可以爱。譬如史也许不能信,但是对于真相的追求可以无止尽。譬如文明也许脆弱不堪,但是除了文明外我们其实别无依靠。...
    2017-05-15 11:45:24
  • 《路西法效应》读书笔记

    1971年,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通过为期约2周的狱警与囚犯的角色扮演实验,向人们展示了几个心智正常的大学生在环境情景力量的作用下,如何变成了恶魔。他将实验过程撰写成书,并将此书命名为《路西法效应》,指的是上帝最喜爱的天使路西法后来堕落成了撒旦,暗指好人在一定的情境下也会犯下自己不可预知的暴行。为了验证社会环境对人的行为究竟会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以及社会制度能以何种方式控制个体行为...
    2017-05-15 11:45:11
  • 《永恒的终结》读书笔记

    “任何一种有永恒时空存在的系统,都会让人类可以主动选择自己的未来。人类总会选择最安全、最中庸的道路前进,群星就会变成遥不可及的幻梦。”——《永恒的终结》也许时空旅行的话题已经司空见惯,但阿西莫多的《永恒的终结》却从人类最终的归宿引发思考。故事的世界观从人类发现时间立场开始,人类在时间立场的理论上创造了“永恒时空”。一开始的永恒时空只能穿越较少的世纪,一直到后来能量技术的升级,使得人类能够通过永恒之...
    2017-05-15 11:45:08